【南方日报】跨越生死的三个瞬间!中山一院器官捐献突破1000例
“我想用这个方式,让我的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活着。”回忆起签下捐献同意书的那一刻,妮妮的母亲泪如雨下。“我看着红十字纪念园上的名字,那么多人献出了大爱。我以后也会和女儿一样,变成上面的一个名字。”
三个接受了器官移植手术的孩子,向三位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献花
12月21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“器官捐献1000例感恩会暨2020年移友会”。会上,三个接受了器官移植手术的孩子,向三位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献花。妮妮的妈妈忍不住抱了抱献花的孩子,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续。
大爱跨越生死,1000例背后是1000个家庭含泪的选择,是3000多个患者“重生”的故事。在活动中,捐献者家属代表和受捐者家庭站上了舞台,讲述跨越生死的三个瞬间。
瞬间一:白衣天使最后的愿望
20年前,梁晓宁和丘远军相识于湖北中医药大学。青春年少,爱在萌芽。他们骑着自行车横穿在武汉的长江大桥上,面对着楚江汉水,立下了一生的誓言。
梁晓宁回忆丈夫丘远军
2003年,他们在武汉中南医院实习,在为同一个病人吸痰协助抢救。病人最后还是因器官功能衰竭不治时,梁晓宁第一次面对生死,悲伤地哭了。丘远军安慰她:“生为医者何须畏生死,更应该的是勇敢地守护在生死线上。”
2020年,丘远军因突发脑干出血,倒在了工作岗位上。梁晓宁在ICU外痛哭,感受到丈夫的生命在一点一点地流逝。她突然想起来,年轻时提及生死,丘远军曾对梁晓宁说:“若真的那天,就把能捐献的器官捐了,剩下的烧成灰,撒进海里,或者埋在树下。”
现场不时有人拭泪
要为丈夫完成他生为医者最后的一个愿望!梁晓宁打通了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的电话,捐赠心脏、肝脏、肾脏、肺脏。丘远军的生命定格在了40岁,但他的大爱让至少5个人获得了“重生”。
最令梁晓宁感到安慰的,是9岁的儿子。他为他父亲能够救人而感到骄傲,他说:“我的爸爸只是四处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去了,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。他是我的英雄!”
瞬间二:痛彻心扉的最后一次拥抱
3岁的妮妮活泼好动,是个爱笑的宝宝。但凶险的感染化脓性脑膜炎,给了这个清远的普通家庭一个重创。
10月22日,妮妮突然发病,在当地医院抢救;10月23日,病情危急,转到广州的ICU进行更好的治疗;10月24日,妮妮的妈妈颤抖地签下了病危通知书,她知道,女儿只能靠机器维持心跳和呼吸,“死亡”这两个字像是悬在头上的重锤,随时可能砸下来。
生离让人撕心裂肺,如割肉剜骨。这沉默的死别,让妮妮妈妈内心崩溃了,所有希望顷刻之间的瓦解,仿佛跌落无底深渊。
医生跟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与妮妮家属说了孩子的情况,家属可以把孩子带回家准备后面的事,也可以选择把器官捐献,让妮妮的生命延续下去,让妮妮的器官在其他患者的身上继续存活下去。
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方法!妮妮妈妈眼睛亮了起来,原来妮妮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。她的眼角膜可以在别人眼睛里去看到更多的这个世界,她的心依旧会跳动,她还能帮助更多人,为更多人带来希望!
妮妮妈妈当下就决定捐献,但妮妮爸爸却哽咽着,希望把孩子带回家。孩子的爷爷奶奶还在老家,希望能够见孩子最后一面。
10月25日,妮妮爸妈回了老家,与老人们沟通最后的选择。一家人的心肝怎能不疼爱呢?但如果带回家,能抱着哭一天两天还是一个星期呢?家人们最后决定,留不住,就为妮妮做更有意义的事,帮助更多的人,也让她继续活下去。一家人一致同意,将妮妮所有器官都捐献。
接下来的几天,妮妮妈妈都在医院里等待,孩子第二次的脑死亡鉴定。10月28日,协助医护人员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,妮妮妈妈在病床边最后一次抱她。这是痛彻心扉的告别,也是大爱和希望的开端,“等我离去的那一天,我也要和女儿一样捐献器官。”
瞬间三:获得“重生”的双胞胎
怀上了2胎,家住重庆的阮女士对新生命充满了期待。当产检发现是双胞胎时,阮女士又惊又喜。然而出生6个多月时,两个宝宝都被查出了多囊肾,先后出现肾衰竭。
当地医院只能进行透析,阮女士四处求医,但很多医院都无法给这么小的孩子手术。本来预约了今年年初到武汉求医,却因为疫情无法成行。
几经打听,今年7月,阮女士带着已经4岁的孩子们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医,并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(COTRS)登记和排队。幸运的是,孩子们并没有等太久,分别在今年8月和11月匹配到了合适的肾源,成功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。
如今,这对双胞胎兄弟恢复得很好,活泼爱闹。阮女士给孩子们起的小名叫欢欢和笑笑,希望他们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。阮女士感到最遗憾的,就是因为“双盲”原则,无法得知捐献者家庭的信息,只知道捐献者一个是3岁多的宝宝,一个是1岁多的宝宝。“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!真的万分感激他们的父母!”
得知中山一院举办的活动中,有机会向捐献者家属代表献花,阮女士专程带着双胞胎兄弟从重庆来到广州表达这份感激。虽然因为“双盲”原则不能一一对应,但移植者对捐献者的这份感激是共通的。
4岁的孩子们可能还不懂,为什么收到花的阿姨哭得这么伤心,却又蹲下来抱着他们露出了笑容。但阮女士会永远记得这一刻,并且教导孩子们多做善事,多帮助别人,“我们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!”
活动中举办了签约仪式
广东器官捐献例数连续10年全国第一
“没有器官就没有器官移植,感谢捐献者和他们的家属,是他们支撑起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。”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介绍,2020年中国器官移植手术总例数将达到5000多例。“广东省推动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工作最先进的省份,中山一院也是最早的试点医院之一。”
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
广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吴伟达介绍,2010年起,广东省器官捐献例数连续10年全国第一。截至2020年11月底,广东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累计15.7万多人,其中今年就新增了7.6万多人。“中山一院器官捐献突破1000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今天也是一个值得感恩的日子。我们要感谢那些伟大的捐献者和他们的家人,也要感谢从事器官移植的专家和医护人员,感谢器官捐献协调员等。是你们用高超的技术和辛勤工作,为一次一次生命接力保驾护航。”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表示,捐献者和家属大爱无疆、生命至上的精神令人敬佩,这份大爱也在感召着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。中山一院也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,为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【记者】朱晓枫
【摄影】李细华
【通讯员】彭福祥 潘曼琪 刘星亮
报道链接:https://static.nfapp.southcn.com/content/202012/22/c4476446.html?colID=0&firstColID=1374&appversion=7000&date=MWI0M2RjOTUtYjUwMy00NWUwLTlhZjItYTNjZTYwMDhlMjcz&layer=2
报道时间:2020-12-22